農歷五月是一年中熱天的開端,雨水較多,濕度增大,氣候異常濕熱,病毒細菌開始大量繁殖。民間有“端午至,五毒出”之說,因為隨著天氣漸熱,各種各樣的"毒物"都會出現,如蝎子、蜈蚣、蟾蜍、蛇蟲蚊、螞蟻等。細菌和病毒也會隨之而來且異?;钴S,所以,端午期間也是傳染病容易流行的時候。
在古代,端午前后容易流行瘟疫,百姓容易被傳染。古人為提醒百姓養生防病,在端午這一天開展辟邪、祛毒、防疫活動,其中,用五色彩線系著裝滿艾草、雄黃和檀香粉末等香料的小布袋,隨身佩戴以防毒蟲侵擾,這便是香囊的起源。中藥香囊承載著千年的歷史與文化,從最初的驅邪避毒的護身符,逐漸發展成為了精美的裝飾品,尤其在端午節期間,人們佩戴香囊以祈求健康和平安。民間流傳著“戴個香草袋,不怕五蟲害”的說法,佩戴香囊不僅是一種民俗,更是一種預防疾病的智慧。傳統中醫認為,香囊中的藥材能通過香氣和藥性調節人體氣血,增強機體抵抗力。同時,香氣可直達腦部,對神經系統有一定的鎮靜和舒緩作用。
中藥香囊多采用芳香類藥物,含有大量揮發物質,在人體周圍可形成高濃度的小分子,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,起到祛邪辟穢、醒神開竅、解郁化滯、寧神清心、解毒殺蟲和芳香泄濁的作用。《千金要方》提到:“佩戴香囊,有‘避疫氣,令人不染’之效”。
《神農本草經百種錄》記載:“香者,氣之正,正氣盛則除邪辟穢也”。這些著作都表明了芳香之氣能通過匡扶正氣、祛除濁氣起到防治疾病作用。
正值端午來臨之際,我科自制健脾防感香囊和安神助眠香囊,主要成分為小茴香、 丁香 、佩蘭、 蒼術、 白芷、 艾葉 、冰片、花椒、 細辛、 高良姜、 川芎、 薄荷等,具有芳香化濁、辟穢解毒,醒腦開竅,除濕和胃,除瘴、安神助眠等功效,有效抑制病毒、細菌等病原微生物,調節機體免疫力。
使用方法:懸掛于室內或隨身佩戴,每15-20天更換一次。
佩戴香囊注意事項
1.將配好的香囊佩掛于身上隨身攜帶,閑時可多嗅其香氣。佩戴時應避免香囊與皮膚發生直接接觸,也不要零距離聞香,因香囊中芳香走竄類中藥較多,使用不當可能耗傷正氣。
2.每個香囊的保質期約為20天,藥味散盡后可取出內袋,重新裝置新的內袋后繼續使用。
3.使用香囊時,應保持香囊干燥,防水防潮以防藥料失效。
4.體質虛弱者盡量選用氣味比較淡的香囊,過敏體質者則應謹慎使用,如果香囊接觸皮膚處出現紅疹、瘙癢等現象,請立即取下。
5.孕婦請勿佩戴香囊,避免藥味濃烈造成宮縮引起流產。
6.半歲以下小兒、重癥急診患者不建議使用,孩童需特別叮囑和看管,以防誤食。
7.由于香囊中大部分中草藥具有提神醒腦的作用,可能會導致神經興奮,因此休息時應盡量避免將香囊放置于枕邊或掛在床頭(安神助眠類香囊除外)。
注:由于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不同,最好在醫師的辨證指導下,根據個人情況選用對癥的香囊藥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