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時黃庭堅在他的詩《小暑》中寫道:“雪藕冰桃情自適,無煩珍重碧筒嘗”,道盡古人酷暑中的從容與智慧。無需空調冷飲,一份應季的清甜、一顆寧靜的心,便是消暑養生的至高境界。
一、雪藕冰桃:自然的清涼饋贈
雪藕清心: 蓮藕潔白如玉,脆嫩多汁。其性涼,善清熱生津、涼血潤燥。一盤涼拌藕片,一碗清甜藕湯,是脾胃最渴望的天然解暑劑。
冰桃養人: “冰桃”非指冰凍,而是形容熟透桃子的水潤清涼。桃子性溫味甘酸,能補益氣血、生津潤腸。暑熱中一枚鮮桃,是滋養身心的甘露。應季果蔬(冬瓜、絲瓜、黃瓜、西瓜、綠豆等),取其本味,便是養生至寶。
筆者認為從文學的角度,“雪藕冰桃”在當時的交通背景和時令節氣下,并非雪藏的藕和冰凍的桃,而是藕色白如玉,以“雪”喻其瑩潔;桃肉沁涼,以“冰”狀其冷脆。二字突破常規溫度感知,將視覺(雪白)、觸覺(冰涼)、味覺(清甜)通感交融,在盛夏中憑空造出冰雪世界
二、情自適:心靜是消暑良方
“情自適”乃精髓所在!古人深知“心靜自然涼”:
心火旺,則燥熱難耐。主動尋求內心的平和與從容——竹蔭下搖扇、靜坐片刻、聆聽自然,讓心神安定。
心神安寧,氣血和順,外熱便不易侵擾。 避烈日、擇涼時活動,保證充足睡眠,避免熬夜耗神,皆是養心護陽之道。
三、無煩珍重:大道至簡的養生真諦
“無煩珍重碧筒嘗”是豁達的宣言。碧筒飲雖雅致(以荷葉莖吸飲美酒),詩中卻言“不必執著”于此等繁復形式。
養生無需珍稀昂貴或繁復儀式。 一碗樸素的綠豆湯,一杯淡淡的荷葉茶或菊花茶,勝過冰鎮甜飲。
清飲為佳,化繁為簡: 白開水、淡茶、自制酸梅湯、綠豆湯足矣。少碰高糖飲料與過冰飲品,以免傷及脾胃陽氣。
承古意,得真清涼,古人的智慧昭示我們:
食在當季: 多吃新鮮瓜果蔬菜,清熱補水,清淡飲食護脾胃。
養心為上: 調適情志,靜心養神,保證休息。
清簡為本: 日常清飲,天然食材,無需刻意求珍。
真正的養生,是接納自然的饋贈(雪藕冰桃),追尋內心的寧靜(情自適),并領悟那份不執著于形式的豁達(無煩珍重)。這個三伏天,慢品當季清甜,守護心緒平和,讓身體在簡單滋養中安然度夏。心靜,身自清涼。